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乎大局。吃,可以說是人民群眾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指數。
自2016年被確定為第三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試點城市以來,拉薩市委、市政府堅持守正創新、標本兼治、建制升級,全市近3年內無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連續六年被自治區考核評議為食品安全工作“A”級地市,全市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持續穩定向好。
如今的拉薩,無論是攤販,還是各大農貿市場、商超、便利店、餐館酒店等,都發生著喜人變化: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不斷提升;餐飲場所裝修簡約美觀,用餐舒適度大幅提升;每天公布果蔬農殘檢測指標;食品安全宣傳標語和食安知識展板隨處可見……這一系列變化,得益于拉薩市各相關單位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不懈努力與艱辛付出。
據拉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拉薩智慧食安”項目納入自治區“十四五”信息化項目,圍繞“一個指揮中心、八個子平臺”的智慧監管體系進行建設。拉薩市已率先在全區建立“拉薩市冷鏈食品追溯監管平臺”,率先在全區建成啟用“智慧林卡”農村集體用餐備案系統、“三小”備案、食品生產日常監管和食品銷售靜態量化分級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移動監管 APP”等技術手段,連通食品加工制作全過程視頻監控,實現違規違法行為智能分析和監管。目前,拉薩市餐飲單位“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4%,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率100%。打造智慧農貿監管體系,全市已在4家二級農貿市場實施“智慧云”建設,通過運用“智慧云菜市”系統,實現食品安全信息“碼”上顯示。
走進拉薩東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消費者可以在電子顯示屏上清楚地看到當日的蔬菜價格及農產品檢測結果公示信息。據悉,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負責對每日入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檢并實時將抽檢數據進行公示。
近年來,為加快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拉薩市打造“1+2+10+N”模式的檢驗檢測體系網,建成1個具有CMA資質的市級食品檢測中心,2個功能完備的、“凡進必檢、應檢盡檢”的一級農貿市場食品快檢室,10個“你送我檢”的食品快檢站,N個快捷便民的食品快檢車的檢驗檢測體系。通過“你點我檢”公益活動,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貼近民生需求。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千家萬戶。拉薩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狠抓種養源頭治理,嚴把產地環境安全關、加強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建成了1個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6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23個鄉鎮檢測室、10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快速檢測點和6個養殖基地追溯點的檢測體系。建設 45個鄉鎮農產品檢測室,2021至2022年農產品定性檢測3.4萬批次,合格率99%,定量檢測1568批次,合格率98%以上。實施農資追溯監控,實現農資流向可追蹤;實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
為有效運用信息公示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格局;拉薩市率先啟用企業信用征信自主查詢服務系統;通過食品類別、年度監管檔案、抽樣結果等,實現食品生產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讓監管更精準、更高效。改造拉薩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60個節點信息化基礎設施及附屬設施,惠及全市35個學校及全市一半以上人口,通過拉薩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年報送食品供應數據300萬條,可追溯肉類蔬菜生產源頭等信息,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喝甜茶、吃藏面已成為多數拉薩市民的生活習慣。2020年以來,拉薩市以甜茶館提檔升級為重點,推行甜茶藏面館“五化”管理(廚房管理透明化、廚具管理色標化、食品擺放超市化、加工操作規范化、內部管理標準化),率先出臺兩項地方標準,以示范標準帶動整體質量提升,將拉薩市的甜茶藏面館打造成為“拉薩味道”旅游新名片。
為拓寬就業渠道,助力脫貧致富,拉薩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拉薩市委工作要求,充分依托餐飲業精準培養本地實用技能人才,2020—2021年培育拉薩本土農牧民餐飲實用技能人才230人,就業率達90%以上,“拉薩大廚”人才隊伍助力拉薩餐飲業高質量發展。
食品安全關乎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公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標志。接下來,拉薩將進一步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工作,逐步實現各行各業多措并舉,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和新聞媒體等多元共治,形成人人參與、共同守護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